• English
  • 網站地圖
  • 回CONCERT
  • 回STPI
Bg

Cost-per-use高估了期刊訂購的價值

2019.11.05

使用量已成為評估電子資源價值的關鍵性工具,但是cost-per-use (每個使用量的成本價格)是否為衡量圖書館訂購資源相對價值的適當工具?這篇文章就在提醒出版社與圖書館應避免過度簡化解讀。

因為cost-per-use並沒有考慮到讀者使用本質的多變性,往往高估了期刊訂購的價值,不是所有的使用都是平等且具有相同的價值,大學生於頂尖資料庫下載一篇文章與研究科學家為申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補助金而下載一篇文章,在質的方面,意義就不同,前者使用的文章也許可用其它的研究來源替代,但後者下載的文章卻攸關其補助金申請的成敗,因此單純以cost-per-use來評估資源的價值有失公允。

由於cost-per-use是目前大家廣泛使用的標準,造成圖書館與出版社在進行價格協商時,對出版社而言是較有利的,因為出版社可以cost-per-use來比較不同圖書館,並選擇對其有利的部份作為協商的籌碼,但圖書館基於單位使用量為機密且不公開的原則,無法進行圖書館之間的比較,只要cost-per-use成為一種普遍被接受的評估標準,出版社就握有解讀某期刊對圖書館重要性的優勢。

圖書館必須減少這種資訊的不對稱,才能在與出版社協商過程中有更好的掌控,圖書館應思考不同的評估期刊訂購的方法,換個角度,將每年支付期刊的費用想成是一種投資,而投資報酬率為何?圖書館在期刊所花的每一塊錢,可以下載多少文章?意即從cost-per-use (CPU)轉變為use-per-cost (UPC)。

而使用量的計算可以再細分,依不同的使用類型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可參考以下三種計算模式:

1.  使用者類型:分成教職員使用量、研究生使用量、大學生使用量和其它使用量,依重要性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

2.  使用品質:依資源的必要性來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有些資源有其獨特的重要性,非其他資源可以取代,這種資源         的使用量就可以給予較高的加權比重。

3.  使用需求:依資源需求的立即性與否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若使用者必須立即獲取這篇文章,但另篇文章卻願意用         館際互借或其他管道,無立即獲取的急迫性,則前者的使用量可以給予較高的加權比重。

考量期刊使用在類型、品質與時間上的多變性,會比一般cost-per-use的計算更能精算出電子資源的真價值,這三種模式在應用上也可以依圖書館的需求客製化,從類型、品質與需求上挑選重要的因素成為自己評估電子資源的工具。

閱讀全文- Cost per Use Overvalues Journal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