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希望在申請選擇過程中減少偏見的研究資助機構來說,從申請中刪除申請者的機構隸屬,可能有助於解決一個常見的不平等現象:資金偏向於具有聲望的地方的研究者。Arnold和Mabel Beckman基金會研究人員的發現,他們上個月在《eLife》雜誌上報導,匿名化申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聲譽偏見”的影響,為申請貝克曼青年研究員(BYI)獎的知名度較低的機構的早期職員平等競爭的機會。
Colorado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學術界不平等問題的科學家Daniel Larremore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一些申請人“僅憑所屬機構即可申請資助時獲得優勢” 。他與人合著的一項 2022 年研究發現,80% 在美國接受培訓的教師來自僅 20% 的大學。這項新研究也為減輕這種偏見提供一個良好的策略,資助者可以利用它來使他們的審查過程更加公平。
此研究擴展對匿名化資金申請的影響。例如,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曾試驗隱藏申請者身份資訊,以便瞭解為何黑人申請者相比白人研究者更不可能獲得資助(黑人申請者比白人研究者少35%)。結果顯示,黑人申請者的評分並未改善,而白人研究者的評分則下降。一些專家對審查人員是否真的不知道申請者的身份表示懷疑。最近,NIH 宣布將試圖解決聲譽偏見問題,因為幾年前,約70%的資金撥給僅10%的NIH資助機構,但機構目標是透過調整審查標準來達到目的,而非完全匿名。此外,Bill & Melinda Gates基金會發現,即使採用盲審,女性申請者也獲得較低的審查分數,研究人員將其歸因於女性在描述研究時使用更狹窄、更專題特定的語言。與此相對照,新研究似乎明確表明,至少在某些情況下,盲審確實能夠顯著減少偏見。
貝克曼基金會執行董事Anne Hultgren,也是這篇新發表在《eLife》期刊上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Beckman基金會的BYI獎項旨在成為新晉科學家的“第一道火花(first spark)”,尤其是那些“尚未有足夠影響力獲得聯邦研究資金”的科學家。但是,當Anne Hultgren及其同事們審查獎項申請者被邀請提交完整提案時,他們注意到“有些名字反覆出現”,遂開始懷疑,是否有些研究人員享有不公平的優勢。為了平衡這種情況,Beckman基金會在2020年決定對獎項的初步審查過程進行盲審,要求每位申請者在其初步意向書中省略某些身份訊息,具體包括姓名、性別和機構隸屬,這些意向書由具有終身教職的研究人員小組進行審查。為了了解這一變化是否產生任何影響,Anne Hultgren及其同事們比較新政策實施的頭4年和舊政策最後4年的數據,涵蓋2000多份申請。他們沒有發現任何一年存在性別偏見的證據,但注意到所謂的“聲望特權”發生變化。在匿名化之前,與被認為更具聲望的機構聯繫的研究人員(由研究作者根據基金會在化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重點領域中的實力排名確定)更有可能吸引審查人員的注意,並且在申請過程中進展更進一步,75%的獎項最終授予來自25所頂尖機構的申請者。在機構信息匿名化後,這一趨勢減弱—僅45%的獎項授予來自精英群體的申請者,這種趨勢並未完全消失。
儘管存在這些障礙,匿名化可能仍然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Colorado大學科學家Aaron Clauset表示,聯邦和私人研究資助者都應該仔細考慮如何設計其申請審查政策。 「在學術界,聲望統治著我們周圍的一切,」他說。向審稿者隱瞞這種威望可能會將焦點從科學家的聲譽轉移回「想法的品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