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的193 個國家共同通過了第一個關於開放科學的國際框架:開放科學建議書,讓科學更透明與容易獲取,進而使其更加公平和包容。
透過開放科學,科學家和工程師使用開放制許可證(Open License)更廣泛地共享他們的出版品、數據、軟體甚至硬體,因此,開放科學應該加強國際科學合作。
以前約70%的科學出版品被限制在必須付費閱讀的高牆內,但在過去2年裡,尤其在關於新冠肺炎研究的出版品中,比例已下降至30%左右,這代表科學可以更開放。
直到今天,開放科學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只存在區域性、國家或機構層面的標準,通過開放科學建議書,代表193個國家同意遵守開放科學共同標準,支持共同的價值觀和指導原則,全球擁有了共同的藍圖。
基於對科學的使命,教科文組織正致力於推動全球高度的開放科學,正如世界人權宣言第27條所言,開放科學能成為縮小國與國之間在知識和技術上不平等的有力工具,讓全球共享科學進步之成果。
開放科學建議書的通過證實會員國已經接受開放科學的理念和實踐,並同意每4年報告一次本國的相關進展;建議書呼籲會員國為開放科學建立區域性和國際性的補助機制,確保所有由公共經費補助的研究都尊重開放科學的原則和核心價值;且呼籲會員國投資開放科學基礎設施,並設定參與開放科學所需技能和能力的框架,這些參與者包括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和職業生涯階段的研究人員。
會員國在實施開放科學建議書時,應優先考慮以下七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