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數十年,圖書館界經歷了許多具變革性的技術發展,從適應數位轉型和先進技術的出現,到創新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的使用者需求,再到因應開放取用的影響,未來圖書館將持續面臨挑戰和機會,必須不斷構思新服務。
隨著人工智慧,尤其是生成式AI的出現,圖書館正處於另一個關鍵時刻,為了更瞭解圖書館的前景,包括擔憂、挑戰、計劃和機會,科睿唯安對1,500多名學術、公共和國家圖書館員進行了全球性的調查。該調查於2024年4月至6月進行,旨在評估當前趨勢、衡量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影響並瞭解全球圖書館員的觀點。
由此產生的《圖書館脈搏》(Pulse of the Library) 報告結合了調查回饋和質性訪談,提供了圖書館界趨勢、擔憂和機會的分析,特別關注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技術轉型。以下為調查的主要結果:
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潛力相當樂觀,42%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實現例行工作的自動化,並使圖書館員能夠更專注於策略性的活動,然而,預算壓力(47%)和缺乏人工智慧專業知識(52%)則可能會影響到人工智慧的實施,因此提升技能的必要性顯而易見,雖然有些計劃提供研討會、線上課程和外部會議等發展機會,但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 (32%) 表示機構沒有提供任何培訓。
安全、隱私和研究誠信也是最受關注的問題,反映了廣泛產業和政府的隱憂,例如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學術圖書館尤其強調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誠信問題。
2. 人工智慧的參與度不斷提高
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評估或規劃人工智慧,然而,公共圖書館和學術圖書館之間存在顯著差異。58%的公共圖書館沒有規畫採用人工智慧,但只有31%的學術圖書館持這種立場。總體而言,43%的受訪者表示,圖書館使用者的人工智慧工具將成為未來12個月的首要技術優先事項。
對於考慮或實施人工智慧的圖書館而言,主要目標與其核心使命密切相關。主要目標包括支援學生學習(52%)、卓越研究(47%)和內容可發現性(45%)。未來五年,研究圖書館員將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來改善資訊獲取,同時高度關注使用者支援、倫理的實踐和社區參與。
調查顯示,與其他地區相比,美國受訪者對永續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低,而圖書館制定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策略在英國和美國最為普遍;在開放科學和開放取用授權方面,歐洲受影響最大(71%),而美國和中國受影響最小,對歐洲的高影響力似乎與該地區政策和法規的影響相呼應。
圖書館內的IT負責人對人工智慧表現出最大的信心和熱情。這凸顯了IT部門和圖書館領導階層之間策略合作的重要性,以充分實現人工智慧的變革性優勢。
《圖書館脈搏》報告顯示,雖然人工智慧在圖書館尚處於實施的早期階段,但卻表現出明顯的興趣,隨著人工智慧從炒作轉為採納,圖書館準備利用這些技術來增強其服務並實現其使命。然而,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需求以及預算的限制形成了挑戰,此外還存在對錯誤資訊、隱私和安全的擔憂。
一個值得注意的觀察是,在人工智慧的未來,人類(圖書館員)的角色仍然是關鍵,透過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並利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圖書館可以繼續在推動教育、研究和社區參與方面發揮核心作用。